
橱柜为什么会发霉?很多人都说配资公司官网查询,台面下面加底板不是更牢固吗,问题到底出在哪儿?
这期,咱们就来聊一聊第一次装修的小白业主,怎样才能做出既省钱又好看、实用又环保的橱柜。
首先说说台面
这是橱柜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。市面上主流的台面材料有四种:大理石、不锈钢、石英石和岩板。

大理石虽然看起来高档,但其实特别脆弱,稍微一磕碰或者受力不均,就容易裂开。而且价格不便宜,性价比不高。
不锈钢材质虽然耐用,但是外观太工业风,很多人觉得“土”,尤其年轻人不太接受这种风格,所以基本可以排除。
剩下的就是石英石和岩板两个选项。
从颜值上看,岩板确实更胜一筹,纹理自然,高级感十足。但问题是它太脆了,日常使用中,一不小心就容易磕出裂纹,修补起来也麻烦。所以从实用性角度出发,石英石其实是更稳妥的选择。

选石英石的时候要注意厚度,至少1.5厘米起步,2厘米更好。另外还要看石英石含量,最好在90%以上,这样的台面更坚硬、耐刮、抗老化。这些参数你完全可以直接问商家,别只看价格,材料本身的质量才是关键。

还有一点,石英石台面是有真假之分的。
辨别方法很简单:用钥匙轻轻划一下表面,如果留下白色粉末状划痕,那基本就是假的。不过有些商家会提前告诉你不能划,这时候你就要多想想了,为什么不让划?是不是心里有鬼?

关于挡水条的问题,现在很多人喜欢去掉它,看起来更干净利落。但前提是你家墙面要足够垂直,不仅要交代瓦工,完工后还要验收,可别指望安装师傅的“鬼斧神工”,弄不好整个台面都得给你干废了。

至于台面边缘是否需要下挂,这完全看个人喜好。如果追求极简风格,可以在设计初期就提出,让设计师提前规划好,前面做一个斜边,下面做好滴水沿,这都是要提前说清楚的。

说完台面,咱们再来说说柜体
厨房环境潮湿,所以柜体材料一定要防潮性好。推荐选实木多层板,稳定性强,不容易变形。吊柜的话可以用颗粒板或多层板,不过柜体里的背板必须要有。

很多商家为了节省成本,给你用5毫米的密度板,而标准的应该是9毫米的颗粒板或多层板。如果你想更讲究点,背板和柜体用一样的材料,那就更靠谱了。
我见过最离谱的是,打开柜门直接看到瓷砖,这到底是你没给够钱,还是商家偷工减料?总之,背板不能省,不然柜子容易变形,还容易积灰,要是哪天忽然掉下来,你都没地方说理去。

柜门的选择
现在主流的有四种:双饰面、PET、模压和烤漆。
PET材质最受欢迎,尤其是肤感和高光两种风格,颜值高、质感好,适合年轻人。
双饰面则性价比更高,基材可以用颗粒板、欧松板或多层板,颜色和样式也比较多,清洁方便,耐磨性也不错。如果你平时不太勤快,懒得频繁打理,建议选双饰面。

模压和烤漆一般用来做造型门,适合喜欢有设计感的家庭。
烤漆门档次更高,但价格也贵不少,表面光滑、质感强,但缺点是怕磕碰,轻微撞一下就可能掉漆。
记住,没有谁最好,也没有谁最坏,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!
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
比如水槽、拉篮、龙头、见光板这些,都是单独计价的。所以当你问“橱柜一米多少钱”时,其实商家给你报的价只是基础部分,不包括这些配件。
水槽有三种:台上盆、台中盆、台下盆。
台上盆现在基本没人用了,因为上面打胶容易发霉,而且高出台面,不好清洁。
台下盆美观又实用,盆体嵌在台面下方,整体感强。但要注意安装时的挂件必须牢固,否则水槽可能在使用过程中脱落。
台中盆理论上是最美观的,盆口和台面齐平,但对安装师傅的技术要求极高,稍有不慎就会出现缝隙不均、错位等问题,反而影响美观。

做吊柜的时候,建议采用一门到顶的设计,把顶封板藏在柜门里面,这样整体看起来更整洁、更高级。如果你家的橱柜顶封板露在外面,只有两种可能:要么是设计师没考虑到,要么是安装师傅不专业。

最后回到开头的问题:橱柜到底要不要做底板?
我的建议是一定要做,因为它确实能提升柜体的稳定性,增强承重能力。
那为什么会发霉呢?原因其实就一个:受潮。
那水又是从哪来的?可能是橱柜下方长期积水,也可能是柜体材料本身防潮性差,或者是安装不当导致缝隙进水,这些问题都有可能。

当然,如果你家是南方地区,本身就因为天气潮湿的原因,屋里总是湿漉漉的,那底板显然不适合,更建议装塑钢垫条,装的时候要在切菜的位置多加几根。

总结
作为第一次装修的小白,别光听商家怎么说,要学会看材料、问参数、查细节。省钱、好看、实用、环保其实并不冲突,关键是要会选、敢问、懂判断。
装修这件事,不怕你不懂,就怕你装懂。多看、多问、多对比,才能真正做出属于自己的理想厨房。
拉伯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